用地膜的目的是为了增产,如果不回收,让它们残留在地里,就会产生很大的污染,达不到增产的效果,推广使用生物降解地膜,最有效的作用是不用回收,在增产的同时,又能解决地膜的污染问题。


可生物降解(农膜),在土壤里面,不用回收,在地里面,能被地里的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最终消失掉,不会有任何残留。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在全生物降解地膜上的一些应用案例。


1.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冬种马铃薯的应用


据南方农村报报道,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省生工所”)材料团队在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举行其研发的“马铃薯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现场测定会。通过现场采收、称重、检查等环节,该项技术各应用指标达标,顺利通过现场测评。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案例分享

项目组成员与参会领导专家


“本次现场评测主要是考察全生物降解地膜对马铃薯产量和青头薯发生的影响,并评价其降解效果和对机械化收获的适宜性。”省生工所高级工程师谢东介绍到,该项技术本次在冬种马铃薯上总示范应用面积达400亩,在园洲镇的为200亩。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案例分享


去年11月中旬马铃薯栽种后开始覆膜,通过4个多月的实地应用,增产效果明显。且全生物降解地膜在马铃薯收获期出现明显的裂口,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能满足机械化收获的要求。“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冬种马铃薯产量较普通地膜增产10%,平均在400-500斤/亩。”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案例分享

马铃薯产量现场测定


2.阳江市丰多采农业基地甜玉米上的应用


2020年12月16日,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室副主任谢东同功能性生物材料团队科技人员一行四人,受邀前往阳江市丰多采现代农业示范区参加“阳江市农膜回收及生物降解地膜使用”示范现场会。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案例分享


现场会重点展示了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研发的生物降解地膜在丰多采农业基地甜玉米上的应用情况,通过现场机械化覆膜展示和技术讲解,让广大种植户和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全面科学地认识生物降解地膜,并掌握地膜使用技术要点。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案例分享


谢东作为特邀专家接受了阳江广播电视台的专访,他从产品特点、推广可行性和必要性、市场推广前景等方面对生物降解地膜做了科学全面的分析,并对项目团队近年来在广东省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替代技术方面所做一些工作做了简要概述。通过本次示范会,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研发的生物降解地膜在阳江地区的示范推广工作迈出了关键一步,也加快了阳江市塑料污染治理的步伐。


2.全生物降解地膜在惠州市博罗县冬种马铃薯和番薯大田种植上的应用


2020年11月9日,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广东省种植业绿色发展技术专家组副组长陈骏佳教授及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功能性生物材料团队谢东等受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邀请,前往惠州市博罗县开展“加强农膜安全使用与回收利用”工作调研。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案例分享


调研组参加了由博罗县农业农村局和博罗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在博罗县泰美镇组织召开的“广东省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暨农膜回收现场推进会”。会上重点介绍了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研发的生物降解地膜在当地冬种马铃薯和番薯大田种植上的应用情况。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案例分享


在番薯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现场,已覆盖全生物降解地膜的番薯长势喜人。负责本次现场会示范地的惠州禾天晟农业有限公司代表介绍,这已经是该司第二年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进行番薯种植,全生物降解地膜不仅绿色环保,还可以节省地膜回收的人工成本,更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禾天晟公司希望我所未来推出更多农业“黑科技”,服务现代农业绿色发展。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简介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致力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治理,专业从事环境友好型地膜的研发与推广应用。从2009年开始从事生物降解地膜复合材料改性、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是广东省最早从事生物降解地膜研究的单位,也是国内最早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单位之一。


2018-2020年连续三年承担国家农业农村部的生物降解地膜应用及环境效应评价项目。根据华南地区作物生长环境和生理特性研发的全生物降解地膜近年来在广东、海南的马铃薯、花生、玉米、番薯、菠萝、西瓜等20多种作物种植上大规模应用,是广东省乃至全国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不可替代的科技力量!


文章素材来源: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公众号、南方Plus


4月12日,在艾邦第二届全国生物降解塑料产业论坛上,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谢东主任将同大家一起讨论生物降解塑料改性工艺的技术要点,敬请关注!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案例分享


阅读原文即可在线报名

作者 czy